成立廿十年,西氣東輸管道如何從一條線變成一張清潔能源大網?
SHPGX導讀:20年來,我國天然氣管道漸漸鋪向全國,西氣東輸管道由原來的一條線變成現在的一張清潔能源大網。護萬里國脈潤青山綠水,西氣東輸管道公司已經成為國脈優秀的守護者和代言人。

前世:氣龍橫空出世前勝券在握
20世紀末,我國能源消費增長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但能源結構很不合理,煤炭在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中的比重均高達72%。調整固有的能源結構、發展清潔能源迫在眉睫。
我國西部地區塔里木、柴達木、陜甘寧和四川盆地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約占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的87%,其中塔里木盆地占比高達22%。為了更好地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東部沿海地區的生態環境,助力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一項令世人矚目的宏偉工程被提上議事日程。
1998年3月23日,國家計委印發《關于開展全國天然氣利用規劃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天然氣利用是一項上下游一體化、跨地區、跨行業的系統工程。按照國家計委要求,中國石油在前幾年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全國天然氣管道干線框架及與之相配套的局部管網方案,其中包括要建設新疆—上海的東西主干線。
1998年9月3日,集團公司規劃計劃部印發《關于開展西氣東輸管網建設預可行性研究中有關天然氣資源部分研究的通知》。此次資源研究涉及范圍有塔里木、準噶爾、吐哈、陜甘寧、柴達木和四川六大盆地。
1998年9月17日至18日,國家計委在京組織召開全國首次天然氣利用規劃工作會議。30日,集團公司在河北廊坊市組織召開西氣東輸管網建設項目預可行性研究資源論證匯報會。
1998年10月3日,國家計委批復同意集團公司開展西氣東輸建設項目預可行性研究的請示。
1999年8月21日至23日,集團公司邀請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到塔里木油田考察。專家一致認為,塔里木油田已經初步具備了作為西氣東輸資源基地的條件,希望繼續加快天然氣勘探步伐,加快氣藏描述工作,為西氣東輸做好充分準備。
1999年12月10日,國家經貿委領導到塔里木油田考察天然氣資源,隨后給國務院提交關于新疆天然氣資源情況的調查報告。報告闡明三點意見:一是到2001年塔里木盆地天然氣探明加控制儲量累計1萬億立方米是有把握的;二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作為西氣東輸的氣源是經濟合算的;三是建議國務院專門聽取一次匯報,早日對西氣東輸工程做出決策。
2000年2月14日,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聽取國家計委和股份公司關于西氣東輸工程資源、市場及技術、經濟可行性等論證匯報。會議強調指出,啟動西氣東輸工程是把新疆天然氣資源變成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好事,也是促進沿線10省區市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經濟效益提高的重要舉措。這標志著西氣東輸工程成為我國繼三峽工程之后又一令人矚目的偉大工程。
2000年2月28日,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播發消息:國務院聽取西氣東輸工程論證匯報,肯定工程是造福新疆人民的大好事。新聞媒體開始正式對外介紹西氣東輸工程。同日,西氣東輸項目天然氣購銷及管道運輸意向書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
2000年3月2日,集團公司印發《關于成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西氣東輸工程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0年3月8日,股份公司印發《關于成立西氣東輸工程項目經理部的通知》,成立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氣東輸工程項目經理部(西氣東輸項目部),完成西氣東輸工程前期工作、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工作。
今生: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 國之重器
從2000年3月8日起,西氣東輸管道公司作為西氣東輸工程的主要建設者和運營方,親歷和參與了西氣東輸工程的工程項目設想、論證、實施、建設以及運營等每一個波瀾壯闊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有幸見證了中國西部大開發偉大戰略和國家能源結構調整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面開啟,由此掀開了我國油氣管道建設和天然氣工業發展史上的新篇章。
20年來,西氣東輸管道公司不僅將西氣東輸建設和運營成為國內第一條高壓、大口徑、高鋼級長距離輸氣管道,使其一舉跨入世界先進管道工程行列,創造了世界管道建設史上的奇跡,而且以“把西氣東輸管道建成高科技工程、綠色工程、優質工程、陽光工程、智慧管道”為宗旨,將其逐步打造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調整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造福人民群眾的能源大動脈。
第一個“十年——
建大國動脈立民族豐碑
第二個“十年”——
未來:昂首闊步新征程
隨著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全面打響,美麗中國戰略向縱深推進,清潔、低碳、高效的能源體系逐步建立,未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將發生深刻變化。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將繼續大力推動綠色發展、清潔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消費將持續增長,高碳化石能源將大幅減少。這對油氣管道建設和運行無疑提出了更高要求。
西氣東輸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