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發現的新能源儲量超過188億噸,是全球石油50倍,或成轉機
當前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了時代的一種趨勢,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和聯系逐漸密切。特別是技術、貿易、文化等方面,大有包羅萬象的局面,這對于各個國家的發展來說都是極為有利的。之所以開放交流其實更多的就是為了本國能夠強大起來,因為沒人會聆聽一個弱國的吶喊。而國家的強盛需要的因素很多,而自然資源儲備量就是其中之一,特別是像石油這類資源更是顯得極為重要。
隨著國家的發展每個國家對石油的消耗量都在與日俱增,照此下去即便再多也終有耗完的一天。因此尋找替代品是全球面臨的一個嚴峻考驗,而我國近些年也在不斷的往新能源探索方面發力,為的就是尋找到替代品真正實現長遠可持續化發展。
石油雖然很多國家都有但是因為具體的地形地貌儲量上天差地別,根據去年的國際統計數據可知目前儲量石油最多的三個國家還是委內瑞拉、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我國雖然地大物博可是在石油儲量方面確實排不上號,在全球僅排13,但是我國的需求量卻十分巨大因此我們只能不斷的去勘測新的石油以滿足急需。要知道我國疆域廣闊還有不少未知的能源未被發現,所以一直以來我國都在發掘自己的先天條件,好在自然給予我們很多寶貴的財富,其中一種能源便是干熱巖。
據悉早在去年我國就在山東省發現了很多的干熱巖資源,在其省內發現了四處儲量豐富的藏區,幾乎遍布威海市文登區的多個縣城。其中1號、2號、4號庫位于日照市莒縣、五蓮縣一帶,占地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剩下的3號庫則有200平方公里,位于文登區按照科學標準來劃分為標準煤的儲量的話大概是188億噸標準煤。按照去年的數據對比的話,相當于全球石油的50倍可見其儲量之巨。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干熱巖這種東西到底有很神奇之處,有什么作用?其實這種能源本身就是一種地熱能,一般儲存在地下3千米~10千米深處。它們可以用來供熱強化石油的開采,還能用來發電且成本極低,最主要的就是其可再生性。雖然在功能上不能媲美石油,但是從某些方面來看干熱巖完全可以替代石油。而且它是屬于清潔能源用完之后不會產生什么廢水、廢渣等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很低。因此從長遠的目光來看干熱巖本身就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對我們的生產生活能有所幫助。
因為干熱巖雖然能產生很多熱量但是能被利用的很少,或許在很多人眼里這并不能被當做資源來看待。但我們要知道的是即便是其產生的熱量能利用的很少,但是耐不住數量多據悉可供整個山東省使用近38年。因此人們稱它為山東的“聚寶盆”,可見干熱巖還是有其經濟、戰略意義的。
并且我國對于干熱巖的探索也有一些年頭了,山東發現的這次并不是我國第一次發現,最早的應該是青海的共和盆地發現的。當時科學家們也是在那里發現了巨量的干熱巖,但是可惜的是可利用率遠不如山東這邊的干熱巖,其能被使用的僅有五分之一左右,在當時對于我國巨大的能耗面前著實有些不夠看。后來還在東北地區、西北地區、青藏高原等地都有或多或少的發現,而且數量也不少但是還是因為技術問題沒能最大程度的開發出來使用。
要知道石油這等能源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資源,具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誰掌握了這些誰就能快人一步。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一個國家即便儲量再多可是依然會有消耗殆盡的一天,如果不尋找替代品將來石油用完了那所有的一切可能就要就此停步,屆時損失將會更加的嚴重。而現在干熱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比較不錯的資源,并且我國發現的儲量還不少。
未來如果我們能有更好的技術去開發利用這些資源,那么石油危機問題也就不難解決了。到那時中國將不會缺少石油資源,這對于我國的發展是一件好事情。等到我們的相關開采技術趨于成熟那么在工業等領域的發展我們就能擺脫完全依賴石油的窘境,干熱巖可以將其取代,這對于我國資源上是松了一大口氣。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和工業發展十分迅速,對于石油的依賴也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國絕大部分石油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每年為此付出了不少的代價。如果一旦石油運輸被阻斷后果難以預料,因此干熱巖的發現或許能使我國工業發展走上另一條道路,實現真正的綠色發展。
無錫創元傳媒:四夕
轉自:今日頭條
來源:國貨品鑒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