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原創】多地工業煤改氣提速,今冬國內天然氣價格或將會創歷史新高?
導語: 在“雙碳”目標和日趨嚴格的環保要求下,近期國內多地工業煤改氣提速。在今年以來國內天然氣價格持續走高的背景下,工業煤改氣將會加劇國內天然氣供需失衡的程度,今冬國內天然氣價格或將會創歷史新高。
在“雙碳”目標和日趨嚴格的環保要求下,近期國內多地工業煤改氣提速。如:山東省印發《全省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煤改氣保供工作實施方案》明確,10月底前,山東計劃淘汰383臺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全省將不再新建35蒸噸/小時以下各種類型燃煤鍋爐;河北省發《“十四五”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工作規劃》明確,推廣集中供熱,加快淘汰全省特別是張家口、承德地區公共機構剩余燃煤鍋爐,要求2025年底前全部完成淘汰任務;廣東、湖北等省份開始對自備燃煤電廠和陶瓷窯爐進行天然氣替代工程。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鋒表示,各地工業煤改氣進程加快,將進一步增加工業領域天然氣消費,對全國天然氣需求有拉動作用,同時也給供應帶來壓力;今冬如果沒有充足的應急預案,2017年局部氣源緊張的現象或將會重演。一業內資深人士提醒:工業煤改氣也要考慮不同地區與天然氣應用的契合度、氣源供應情況和改造成本,這些因素決定了推廣范圍和經濟性;同時,各地配套政策和設施也是推行煤改氣的重要考慮因素。
從國內看,今年天然氣價格“淡季不淡”的上漲態勢一直在持續。
據相關數據顯示,8月份,國產LNG出廠均價為5491.59元/噸,相較于去年同期2593元/噸的價格,同比上漲111.79%;9月6日,國內LNG工廠出廠均價最高的山東省已達6525元/噸,其余主要產地也多在6000元/噸左右。另外,隨著供暖季臨近,國內天然氣價格存繼續上漲預期。據“天然氣行業”微信公眾號監測的數據顯示, 昨日(9月13日)共有4家液廠和1家接收站價格上調,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吉林及江蘇地區,上調幅度在20-150元/噸,其中液廠掛牌最高價為6550元/噸,接收站掛牌最高價為6450元/噸。
從國外看,歐洲天然氣價格繼續創歷史新高,上周累漲逾11%。周五(9月10日)歐市尾盤,ICE英國天然氣期貨上漲2.18%,報145.25便士/千卡,美股盤初一度漲至145.94便士,創盤中歷史新高,上周累計上漲約11.35%。亞洲方面,截至9月3日,JKM日韓液化天然氣掉期價格已漲至18.5美元/百萬英熱,累計上漲212.8%。一業內資深人士分析,今年晚些時候,國際市場的饑渴程度還將取決于一些難以控制的變量,包括世界其他地區的冬天會有多寒冷,以及俄羅斯啟動備受爭議的Nord Stream 2管道的速度,以及俄羅斯是否恢復了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另外,國家能源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自然資源部近期聯合發布的《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21)》指出,今年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我國能源轉型提速,能源雙控、大氣污染防治等帶動天然氣增量發展和存量替代雙重發力。預計2021年天然氣消費量將達3650億—3700億立方米。其中城鎮燃氣增量主要來自居民采暖,全年新增用氣100億—120億立方米;工業燃料增量主要來自陶瓷、玻璃等重點行業,全年新增用氣150億—180億立方米;發電方面,考慮新投產裝機和氣電利用小時數快速增長,全年新增用氣100億立方米左右;交通、化工增量預計20億—30億立方米。在此背景下,國內多位業內專家指出,今冬國內天然氣價格繼續上漲或將是大概率事件。
綜合綜上所述分析認為,在今年以來國內天然氣價格持續走高的背景下,工業煤改氣將會加劇國內天然氣供需失衡的程度,今冬國內天然氣價格或將會創歷史新高。但值得提及的是,好在今年國內天然氣市場“淡季不淡”的跡象已經給業內敲響警鐘,早于往年的預警信號無疑將能夠給廣大供氣企業和當地政府留有更充裕的時間來研判市場需求、謀劃供氣方案。但還是呼吁廣大供氣企業和當地政府要積極提前謀劃,切實做到“手里有糧、心里不慌”。
來源:天然氣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