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天然氣環網南干線明年6月通氣 投產后年輸氣量可達96億立方米
日前,在遼闊的魯南大地上,一條總長460公里的天然氣主干線呼之欲出,最高峰時,24家參建單位、2840人在沿線晝夜奮戰。
山東省天然氣環網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能源基礎設施重點項目,是近年來全省投資最大、覆蓋面最廣的能源項目之一。環網包含東、南、西、北四條干線,覆蓋全省14個市,總長度近2000公里,總投資約330億元,由魯信集團與相關央企共同實施,其中,東、南干線和西、北干線分別由魯信集團旗下山東魯信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魯信實業”)與山東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推進。
東、南干線天然氣管線由魯信實業與中國石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山東省東南管道天然氣有限公司(下稱“東南管道公司”)具體建設運營。四條干線中,南干線最先開工,截至12月24日已焊接440公里,焊接主體完工,進入最后20公里斷點接頭的攻堅階段,預計明年6月30日具備通氣條件。
翻山穿河
創下多個第一
12月23日下午5點半,天已黑透,臨沂市蘭山區半程鎮的南干線二區段臨沂分輸清管站工地卻燈火通明。二區段全長79.2公里,下穿沂河,上翻費縣、平邑縣的低山、丘陵,是施工難度最大的標段之一。
二區段技術總工杜學龍介紹,目前正在攻堅沂河下穿工程,40多人的隊伍已晝夜連續施工6個多月,最終要通過沂河下的鉆洞,將管徑1.2米、總長1300多米的管道從河西拖到河東。
“看不到、摸不著的是最難的。有一次,下穿一段900米管道用了兩天。”東南管道公司副總經理李樹偉說,南干線僅河流就需穿越99條。在11月初,一段長度2867.3米的管道成功穿越黃河,連通山東和河南境內的干線,更是創下國內1016毫米管徑定向鉆穿越之最。
“南干線總長460公里,其中270公里鋪設管徑1219毫米的X80高鋼級大口徑管線。”李樹偉說,這是省內管徑最大的天然氣管線,單根鋼管長12米、重8噸,對焊接和鋪設要求很高。
“南干線建設中大面積使用了全自動焊,這種方式質量穩定、功效高,進展超過預期。”東、南干線項目設計方、總包方——中石化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管道工程設計所副所長王軍說,建設過程中,通過270套半自動焊接智能管理模塊,實時記錄焊接溫度和焊接軌跡,已經形成3億條管道焊接數據,不僅可以監測施工質量,還形成了“數字化管道”,可以為后期的生產運營提供數據支撐。
橫貫四城
填補市場空白
南干線天然氣管線橫貫日照、臨沂、濟寧、菏澤四市。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天然氣消費需求量增加,該地區亟須一條主干管道提供天然氣資源。而南干線投產后,年輸氣量可達96億立方米,可以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能源保障。
“近年來,臨沂市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約20%,預計今年天然氣消費將突破20億立方山東省天然氣環網南干線明年6月通氣 投產后年輸氣量可達96億立方米米,天然氣保供壓力逐年加大。”臨沂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管理科科長張陽表示,臨沂市目前有4條天然氣管線,最大的支干線年供氣量不到4億立方米,缺乏主力管線支撐。12月24日數據顯示,臨沂日均天然氣消費約670萬立方米,每天需LNG(液化天然氣)補充近40萬立方米。
“一旦上游出現波動,氣源就會出現時段性缺口。”張陽說,臨沂市天然氣消費中工業用氣占80%以上,近幾年用氣需求的大幅增加,倒逼政府機構尋求更多的氣源供應“我們積極向上游企業爭取氣源保障,逐年增加合同氣源指標,同時完善‘壓非保民’應急預案保障居民用氣。”張陽表示。
臨沂市最大的終端燃氣企業——奧德燃氣,也感受到了冬季用氣高峰的壓力。奧德燃氣下屬國儲管道投資集團副總經理吳秀剛說,目前正通過LNG(液化天然氣)運輸撬車解決用氣缺口,但液化天然氣價格遠高于管道天然氣、車輛運輸易受天氣制約等因素讓企業頭疼不已。
“南干線的建設徹底解決了我們燃氣企業的大難題。”吳秀剛說,奧德燃氣在南干線沿線共有37家公司,這條主干管道的建設,將徹底解決企業天然氣運輸能力不足和天然氣資源的調配難的問題。他透露,在企業未來規劃中,借助南干線帶來的豐富天然氣資源,他們將在清潔能源利用、鄉村燃氣管網建設等方面發力。
記者看到,在奧德燃氣辦公大樓地下一層,一組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機組正在運行,在2021年的最后一次寒潮中,為2萬多平方米的辦公大樓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熱能供應。
聯通海陸
保障能源穩定
目前,省天然氣環網南干線施工進入最后攻堅,東干線也在加緊推進:11月實現全線核準,12月22日第一個項目協調會已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召開,預計明年2月份將開工建設,一條東接青島LNG、北連龍口LNG、西通中原儲氣庫群的“能源大通道”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王軍表示,在氣源起點——煙臺龍口的LNG碼頭,將打造一座跨海棧橋,東干線管網經棧橋聯接至陸地,形成一處綠色地標景觀。
“東南干線建成后,將發揮儲氣、調峰的作用。”東南管道公司公共關系部主任梁勇介紹,青島、龍口等地的海外進口LNG氣源,不僅可以通過東、南干線輻射周邊城市,并且在平峰期,多余的天然氣還可以被送到中原儲氣庫群存起來,冬季用氣高峰時,再從儲氣庫調運出來,送回干線沿線城市。
“下一步,南干線還要建設兩條支線。”李樹偉介紹,兩條支干線將分別從濟寧、棗莊南下,輻射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將我省天然氣環網融入環渤海地區天然氣儲運體系,實現國家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多措并舉
完成投資近40億元
山東省天然氣環網屬于省委、省政府謀劃提出的274個“補短板、強弱項、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填補全省天然氣長輸管道市場空白,構建更為完備的區域天然氣產供儲銷網絡,為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提供強勁動力,為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提供有力依托。
“天然氣環網東南干線項目建設總投資180億元,完成投資額近40億元,線路整體形象進度約70%,提前兩個多月完成全年工作目標。”魯信實業黨委書記、董事長,東南管道公司董事長王旭冬表示,項目實施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和魯信集團的大力支持下,魯信實業通過自有資金注入、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依托項目本身銀行貸款等方式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同時,督促東南管道公司緊盯關鍵節點、克服工作難點,堅持效率與安全并重,推動南干線項目建設、東干線項目核準工作提速快進并取得積極進展。
下一步,魯信集團及旗下魯信實業等權屬單位將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與合作伙伴密切配合,全力推進省天然氣環網建設,力爭早日達產運營,努力為沿線企業綠色發展和人民幸福生活提供更為優質的清潔能源,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大眾日報】
特別聲明:為響應國家保護知識產權的號召,金諾會展及旗新媒體刊發文字及圖片稿件特聲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