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南山LNG 4座22萬立方米儲罐升頂 日氣化外輸能力4000萬立方米

山東龍口南山LNG項目22萬立方米儲罐升頂作業現場
山東作為天然氣消費大省,年消費量持續快速增長。2020年全省天然氣消費量達22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1%;預計2021年消費量在230億至240億立方米。為滿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對天然氣日益增長需求,山東積極順應油氣體制改革發展大勢,強化規劃引領,科學布局項目,健全推進機制,加速工程落地。截至目前,全省在運在建LNG年接卸能力達到2500萬噸、天然然氣管道里程超9000公里。
“儲罐升頂順利完工,標志著項目已由土建轉入設備安裝,這是推進項目如期投產的關鍵節點。”據山東省能源局石油天然氣處負責人介紹,龍口南山LNG位于煙臺市龍口港,項目占地1462余畝,設計年接收天然氣規模2000萬噸,分三期建設。一期投資90億元,設計年接收天然氣規模500萬噸,建設碼頭、LNG接收站2個工程。其中,碼頭建設1座26.6萬立方米LNG船泊位;接收站建設6座22萬立方米全容式預應力混凝土LNG儲罐及配套工藝,日氣化外輸能力4000萬立方米,汽車年裝車外銷能力100萬噸。
據了解,龍口南山LNG一期22萬立方米儲罐單體承臺直徑93.4米,儲罐高度60.4米,罐內空間可疊放兩架波音747客機;穹頂結構重約850噸,較國內同類型儲罐穹頂減重300余噸,項目方案為最優設計。此次完成的儲罐升頂是國內大型LNG儲罐施工難度最大、工藝最復雜、風險系數最高的工序之一,項目以打造“國優工程”為目標,創出國內LNG儲罐建設多個“首次”紀錄:向罐內密封空間輸送低壓空氣,使罐頂結構克服自重及與罐壁之間摩擦力,勻速提升至設計高度,與抗壓環順利連接,形成完整穹頂結構,開創國內22萬立方米大型LNG儲罐氣壓升頂施工先河;首次采用儲罐樁基“一體化成樁+冬季施工”工藝,較同類項目建設周期提前3個月時間;首次推行樁基、土建、安裝立體化深度交叉施工,實現8個月內樁基完工至儲罐升頂用時新突破,刷新國內大型LNG儲罐建設紀錄;創新采用標準化工序責任清單和全員動態進度管理模式,儲罐標準層工期縮短將近40%,創出業界施工新紀錄。
下一步,山東將持續推進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以青島港、煙臺港為重點,威海港、日照港、東營港為補充,布局均衡、管網配套的 LNG 儲運體系,力爭“十四五”末,全省沿海LNG天然氣保供能力超過350億立方米,沿海LNG儲罐和地下儲氣庫儲氣能力突破30億立方米。
來源: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協會
特別聲明:為響應國家保護知識產權的號召,金諾會展及旗新媒體刊發文字及圖片稿件特聲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