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南山國內最大坐地式LNG儲罐拱頂完成吊裝丨僅用時3天 刷新國內拱頂吊裝用

龍口南山LNG項目22萬立方米坐地式6號儲罐作業現場
山東作為天然氣消費大省,年消費量持續快速增長。2021年全省天然氣消費量達23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預計2022年消費量持續增長。LNG接收站具有生產設施和儲氣調峰設施的雙重屬性,對提升儲氣調峰能力、保障區域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天然氣日益增長的需求,山東強化頂層設計,科學規劃布局,健全推進機制,加速千萬噸級LNG接卸基地建設,推動重點工程落地。截至目前,全省在運在建LNG接收站4座、年接卸能力2500萬噸。
國家管網龍口南山LNG接收站位于煙臺龍口港,占地1462畝,設計年接收天然氣規模2000萬噸,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投資約102億元,建設6座22萬立方米儲罐及1座26.6萬立方米LNG專用泊位,年接卸能力達500萬噸,日氣化外輸能力達4000萬立方米,汽車年裝車外銷能力達100萬噸,計劃2023年投產。省能源局石油天然氣處負責人介紹,龍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工程是2022年度全國天然氣儲備重大工程重點推進建設項目、山東石油天然氣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推進項目,與青島董家口擴建、煙臺港西港區、龍口等接收站在“十三五”中后期納入國家規劃布局,是全省千萬噸級LNG接卸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按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建成投產。
“6號儲罐拱頂吊裝順利完工,是龍口南山LNG項目推進建設的重要里程碑,為后續儲罐氣頂升、穹頂澆筑、內罐建造等打下堅實基礎。”項目負責人介紹,龍口南山LNG一期22萬立方米儲罐單體承臺直徑93.4米,儲罐高度60.4米,罐內空間可疊放兩架波音747客機;穹頂結構重約850噸,較國內同類型儲罐穹頂減重300余噸,項目方案為最優設計。截至目前,龍口南山LNG項目已有4座儲罐完成儲罐升頂,正在開展內罐焊接,將于今年年底完成儲罐內罐壁板安裝,另外2臺儲罐正在進行外墻施工,計劃年底完成氣升頂;配套碼頭工程正在引橋樁基施工。
此次完成吊裝6號儲罐為國內最大坐地式儲罐,拱頂由12件大拱頂塊、12件小拱頂塊組合而成,最大拱頂單件重達27.6噸。吊裝施工作業相繼克服地質條件差、交叉作業多、吊裝時間長及場地狹小等難題,在拱頂擺放、試行吊裝、履帶吊行進線路上,進行全程精心優化、全程風險識別、全程安全防范;經過3天不斷地變幅、升鉤、行走、調整,400噸履帶吊各個吊裝環節安全高效順利。
在發力沖刺一期工程同時,近日,龍口南山LNG項目又迎來擴建項目獲得核準批復喜訊。擴建項目位于LNG接收站南側,在接收站6座22萬立方米LNG儲罐的基礎上,新建2座27萬立方米LNG儲罐及相關設施,可新增儲氣能力3.375億立方米,可進一步增強接收站天然氣調峰和應急保供能力。據悉,該工程是國家管網首座、我省第二座27萬立方米LNG全容儲罐項目,儲罐容量增加22.7%的同時,單位罐容造價降低6%,土地利用率進一步提高。
征麾拂彩虹,匠心筑精品。下一步,山東將持續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青島董家口三期、煙臺西港區、煙臺龍口、龍口南山等沿海LNG接收站,完善“海氣入魯”通道,構建更加穩固的油氣供應鏈,為全省工業結構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訊員 楊暉 蘇 航 張傳廣
記 者 張文婷
來 源 大眾日報